雨水收集的現狀與利用方式
瀏覽:1328 發布日期:2019-08-09 03:13:00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類肆無忌憚的取用自然資源,在經濟、社會取得空前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就是關于“雨水收集的現狀和利用方式”的相關知識。

雨水收集的現狀:
在全球各種資源都存在危機的背景下,缺水問題也已成為危及世界糧食安全、人類健康發展和自然生態系統的最大問題。
中國現在面臨著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如果水資源利用不善,不但不能促進社會發展,反而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雨水作為淡水資源的一個類型,漸漸成為人類利用的對象。
全球的地下水資源有限,我們只有對雨水、地表徑流水加以利用,才能在不危及地下水資源以及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緩解中國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從而促進全球的生態化進程。
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將是未來發水資源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低碳環保的社會主流思想又決定了雨水的收集利用方式也應該具有生態性。基于上述自然環境的需要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生態性的雨□水收集利用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必然途徑。

雨水收集的主要途徑:
(1)屋面。屋面雨水收集相對投資小,管理維護簡單,適宜公共建筑和較獨立的建筑。成都市空氣質量較好,武侯祠植被豐富,則通過屋面收集的雨水污染程度輕,pH值為中性,含鹽量少,硬度低,無需軟化,可直接澆灌、沖洗等,節約自來水用量。武侯祠景區屋面為小青瓦屋面,利于雨水收集。
(2)路面。修建路面時,通常設置適當的散水坡度與導水渠道。這些設置正是建立雨水收集系統所需要的。不同路面的鋪裝不同,徑流系數不同,能收集的雨水量也不同。
(3)綠地。成都市年均降水量1000mm,綠地徑流系數按0.15計算,每公頃綠地每年可回收1500m3水。綠地透水性好,對雨水中的污染物具有較強的截留和凈化作用;武侯祠內建筑周圍均有綠地分布,便于雨水的引入利用;有大量的綠地可以利用,節省投資。

以上有關雨水收集的知識,不知道你是否已經了解了呢,更多資訊,記得關注我們哦!
相關文章
- 淺談海綿城市透水地坪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如何解決初期雨水棄流的問題2021-03-07
- 雨水收集系統設備處理裝置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蓄水和后端處理問題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雨水養花的雨水如何巧妙收集2021-03-07
-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類2021-03-06
- 雨水收集利用的作用2021-03-06
- 虹吸排水處理系統的施工工藝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