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意義是對雨水進行回收并利用的裝置,它雖然在生活中算是挺常見的,但是很多人對其不是十分的了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下關于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的流程以及對雨水收集的管理模式簡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雨水回收利用系統流程
1、雨水截污初過濾裝置是專為防止匯流雨水中攜帶的部分固體雜物,進入后續凈化工段而設計的一款雨水利用前處理產品。
該裝置結構簡單、可靠,內置的雜物過濾裝置能有效收集雜物,又易于清理,產品外部為高強度防腐玻璃鋼,可直接埋地,對接相應管道即可使用,是后續凈化工段安全可靠的伴侶。
2、浮力式雨水截流裝置,無需電動機構,通過對浮力與重力平衡的精確設計,實現初雨棄流與后期較潔凈雨水的收集。
該裝置對環境的適應性強,長期使用穩定、可靠,管理要求低,非常適應降雨的季節性和間歇性特征。
棄流裝置自有罐體結構,預留有進管、出管和排污管接口,外部管道僅需接入相應的管口,使用簡單、方便。
3、雨水自動過濾器是一種初級過濾產品,能夠有效減少后端蓄水池內的沉積物,減少后續工序的清理工作。
其出水澄清度較高,消毒后能夠提供低等級中水用途,如綠化澆灌、道路噴灑、景觀湖補水等。
過濾器內部的特殊水流向設計,能夠同步實現濾渣、清污與清水收集的功能,無需專門的清洗機構。
4、海豚凈化機組海是雨水系統實現優質、安全利用的核心模塊,主要部件由康為海豚過濾器與紫外殺菌裝置組成。
5、蜂窩框架組合式蓄水池,充分利用了玻璃鋼材料輕質高強、耐酸耐堿的優異性能,經高溫高壓一次成型的標準板塊組裝而成。
雨水收集管理模式
低沖擊開發模式目的就是有效減少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還有這種低沖擊開發模式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延長雨水聚集的時間,以能有效減緩雨水的流速,在整個雨水降落過程中在低沖擊開發技術設計的場地上,就會放慢速度。
當通過植物再落到地面上后,就讓地面更具一定的滲透性,能夠好的吸收部分雨水。當然了使用這種模式后,就讓雨水需要數小時、數天或者是數個星期才能進入到河流中。
這種模式相較于常規的雨水收集管理模式,低沖擊開發技術就會利用均勻分布的小尺度控制設施,從源頭進行控制雨水。
另外低沖擊開發模式用滲透、過濾、存儲、蒸發和接近源頭的地方截取徑流等技術,就能模擬場地未開發前的水位把小尺度的和低造價的園林景觀設施設置不同高程,以能達到滯留雨水的目的。
尤其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這種低沖擊開發技術還會涉及生物滯留低、雨水收集箱、屋頂綠化、透水鋪裝材料和過濾樹池等環節。
關于雨水收集的文章就寫到這啦!大家還了解關于雨水收集的其它知識嗎?關注我們,一起分享吧!
相關文章
- 淺談海綿城市透水地坪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如何解決初期雨水棄流的問題2021-03-07
- 雨水收集系統設備處理裝置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蓄水和后端處理問題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雨水養花的雨水如何巧妙收集2021-03-07
-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類2021-03-06
- 雨水收集利用的作用2021-03-06
- 虹吸排水處理系統的施工工藝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