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系統規劃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因素?屋面和硬化地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統需符合哪些規定?請看下面的文章!
雨水收集系統規劃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雨水收集系統是海綿城市建設重要體現方式,它可以在建筑使用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并減少污染.目的是給城市水資源壓力、內澇壓力帶來緩解.
雨水收集系統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節能、環保,是屬于城市綠色建筑中一部分.安徽格致綠建專業雨水收集系統研究、生產、施工、制造企業.為您分析雨水收集系統規劃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因素一:天氣
天氣因素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降雨量,地表的蒸發量,設計的重現期再加上暴雨強度公式等.譬如說潮濕的江南降雨量大,地表蒸發量還少;而有的南方地區降雨量大,地表蒸發量也大.所以比較下來來看,兩個地區的雨水收集系統必定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因素二:地質情況
地質情況像上面的地表蒸發量就與土壤的滲透程度相關聯,所以土壤的滲透程度是要考慮到的因素之一;除了土壤的滲透程度之外,還有自然水體情況.不過我國的現狀是大多數地區的自然水體情況是不過關的;
因素三:規劃內容
規劃內容這是最難考察的一項,小區的規模.綠色植被覆蓋率,地面的高度落差,還要看看是否有景觀水體.一般的情況,如果植被的覆蓋率比較高,我們就可以少手機一些雨水
因為即使是雨量比較大,有植被的固定作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土壤被沖刷和暴洪情況的出現.而如果小區內有景觀水體的話,收集的雨水先被用來補充景觀水體(或者用來調蓄).
因素四:利用
利用范圍不同的建筑和小區對雨水收集系統的要求不一樣,一般的要求無非是以下幾點:消防備用,綠化植被,道路的沖洗,還有的用作家庭生活用水.根據要求來控制用水定額,用水時間等.
屋面和硬化地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統需符合哪些規定
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在規劃設計、施工中,必須滿足相應的規定.《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程》中對雨水收集回用系統的匯水面和屋面、硬化地面有著明確的規定.
雨水收集回用系統的匯水面選擇應遵循下列原則:
1、應選擇污染較輕的屋面、廣場、人行道等作為匯水面;對屋面雨水進行收集時,宜優先收集種植屋面和采用環保型材料屋面的雨水;
2、不應選擇廁所、垃圾堆場、工業污染場地等作為匯水面;
3、不宜收集利用機動車道路的雨水徑流;
4、當不同匯水面的雨水徑流水質差異較大時,可分別收集和儲存.
屋面雨水收集應滿足以下規定:
1、屋面雨水系統中設有棄流設施時,棄流設施服務的各雨水斗至該裝置的管道長度宜相同.
2、屋面雨水宜采用斷接方式排至地面雨水資源化利用生態設施.當排向建筑散水面進入下凹綠地時,散水面宜采取消能防沖刷措施.
3、屋面雨水收集系統應獨立設置,且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與小區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50400、《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和《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技術規程》CJJ142的規定.
4、屋面雨水收集管道匯入地下室內的雨水蓄水池、蓄水罐或棄流池時,應設置緊急關閉閥門和超越管向室外重力排水,緊急關閉閥門應由蓄水池水位控制,并能手動關閉.
5、屋面雨水收集系統和雨水儲存設施之間的室外輸水管道,當設計重現期比上游管道的重現期小時,應在連接點設檢查井或溢流設施.埋地輸水管上應設檢查口或檢查井,間距宜為25m~40m.
6、種植屋面上設置雨水斗時,雨水斗宜設置在屋面結構板上,斗上方設置帶雨水篦子的雨水口,并應有防止種植土進入雨水斗的措施.
硬化地面雨水收集應滿足以下規定:
1、建設用地內平面及豎向設計應考慮地面雨水收集要求,硬化地面雨水應有組織地重力排向收集設施;
2、雨水口宜設在匯水面的低洼處,頂面標高宜低于地面10mm~20mm;
3、雨水口擔負的匯水面積不應超過其集水能力,且最大間距不宜超過40m;
4、雨水收集宜采用具有攔污截污功能的雨水口或雨水溝,且污物應便于清理;
5、雨水收集系統中設有集中式雨水棄流時,各雨水口至容積式棄流裝置的管道長度宜相同;
6、在雨水重現期標準高或地形下凹區域設置雨水口時,雨水口數量宜附加1.5~3.0的安全系數.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相關文章
- 淺談海綿城市透水地坪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如何解決初期雨水棄流的問題2021-03-07
- 雨水收集系統設備處理裝置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蓄水和后端處理問題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雨水養花的雨水如何巧妙收集2021-03-07
-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類2021-03-06
- 雨水收集利用的作用2021-03-06
- 虹吸排水處理系統的施工工藝2021-03-06